close

  最近,一項名為“冰桶挑戰”的接力活動,正通過社交網絡如火如荼展開。這項線上活動旨在呼籲公眾關註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(ALS,俗稱“漸凍症”)患者狀況並籌集善款。參與者自澆冰水並拍攝視頻上傳後,要在社交網絡上點名3個人參與挑戰,如果對方拒絕,就要為ALS協會捐出至少100美元。在美國,許多科技和演藝界名人,如微軟創辦人比爾·蓋茨,蘋果CEO蒂姆·庫克,歌星賈斯汀·比伯竹北買屋等都接受了挑戰。連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受到眾多名人“點名”,不過他選擇以捐款代替挑戰。
  在美國,這一線上活動取得了驚人的籌款效果。自7月29日開始,兩個星期以來買屋已為美國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協會籌得超過1000萬美元,捐款數字為去年同期的6.7倍。而這幾天,“冰桶挑戰”已蔓延至中國互聯網,多名科技界大佬參與活動並點名接力。有網友認為,這些大佬在沒有邀約的情況下發起接力,純屬自娛自樂,“炒作”的意義大於公益;另一些人則認為,無論形式如何,只要達到活動初衷,能喚起公眾意識,也是好事。
  為何一項起源於國外的公益傳播行動,能引發國內名人乃至一部分民眾的興趣?如今許多慈善機構設計募款活動,形式住商情趣用品也多種多樣,比如捐款晚會、馬拉松、毅行徒步等。與之相比,“冰桶挑戰”的特色在於“門檻”更低、參與感更強,許多人“淋水”同時也捐款,上傳視頻更是一種自我彰顯,通過網絡讓參與慈善行動者獲得成就感。而名人效應也為“冰桶挑戰”推波助瀾,自爆“落湯雞”的窘相展現出公眾人物作為尋常人的一面。既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挑戰,不上綱上線不強迫捐款,共享的價值觀、人格化的信息傳遞,對趣味的崇尚和追求,讓這項“接地氣”的公益倡導取得了驚人的傳播效力。
  這項活動的本土傳播,之所以給一些人留下“炒作”的印象,首先是因為這是一個“外來”的活動,對於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知之甚少的公眾來說,眾多名人成落湯雞的視頻圖片,好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滑稽表演,行動背後的理念、病人與倡導者的故事,背景資料付之闕如。“公益秀”固然好看又好玩mSATA,可是持續關註的力度有多大、能延續到幾時,又取決於傳播熱點之後,能否有專業團體或機構及時“補位”,提供淺層娛樂之後的深度閱讀。比方說,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有多高,我國有多少這樣的病人,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,就醫、就學和就業方面的平等權利有沒有得到足夠的保障?
  實際上,國家民政部曾於2012年推出關懷“漸凍症”病人的社會公益示範項目“融化漸凍的心”,該項目獲得中央財政支持資金80SD記憶卡萬元,委托社會組織中國醫師協會為“漸凍症”病人購買醫療輔具。但由於此類項目所針對的罕見病在人群中發病率低,罕見病病友在大眾傳播和公眾感知那裡,更是“罕聞”的一群。由於公眾缺乏瞭解,很多病友經受著醫療、教育、就業、社會保障等多方面的歧視。比如在醫療方面,由於患者少、市場小,醫葯公司不願在診斷和治療方面投入,因此罕見病的醫療費用昂貴且大都在醫保範圍之外。此外,我國關於罕見病的專項法律法規也是一片空白,罕見病服務機構極少。
  應該說,從慈善和公益運行的整個鏈條來看,傳播重要但卻只是其中一環;公益傳播的短暫溫度假若無法轉化為長期的制度性幫扶,“冰桶挑戰”所引發的名人參與和觀眾關註,恐怕只會停留於對某種時髦的外來概念及流行快感的消費之上。把流行文化傳播力轉化為可持續的公益生產力,有賴於嶄新的創意、本土的深植,以及能與公眾倡導能力接軌的組織才幹與專業精神。“冰桶挑戰”,是機遇也是挑戰,在許多方面,中國的公益組織或可借鑒反思,借力行動。  (原標題:[社論]冰桶挑戰:中國公益組織可借鑒反思,借力行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g52pgvly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